函证地址核实有门道 2010年修订的《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 1312 号——函证》第一条明确指出:为了规范注册会计师按照《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31号--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采取的应对措施》和《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01号--审计证据》的规定使用函证程序,以获取相关、可靠的审计证据,制定本准则。第十九条 注册会计师应当采取下列措施对函证实施过程进行控制:将被询证者的名称、地址与被审计单位有关记录核对。 财税热点 #审计函证地址核对 #函证地址与注册地址不符怎么办 #如何证明函证地址有效性
新金融工具准则下票据贴现的会计处理 在新金融工具准则下,企业收到的承兑汇票根据其管理票据的业务模式进行分类。不同分类下的票据贴现行为的会计处理方式各是什么呢? 财税热点 #新金融工具准则 #票据贴现 #应收票据 #应收款项融资
存货监盘不简单 2019年修订的《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1311号——对存货、诉讼和索赔、分部信息等特定项目获取审计证据的具体考虑》第四条明确指出:如果存货对财务报表是重要的,注册会计师应当实施下列审计程序,对存货的存在和状况获取充分、适当的审计证据:在存货盘点现场实施监盘(除非不可行)……在存货盘点现场实施监盘时,注册会计师应当实施下列审计程序:(一)评价管理层用以记录和控制存货盘点结果的指令和程序;(二)观察管理层制订的盘点程序的执行情况;(三)检查存货;(四)执行抽盘。 财税热点 #审计监盘注意事项 #盘点和监盘有什么区别 #审计监盘心得
收入确认应重视——总额法净额法大有不同 2017年财政部修订发布了《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——收入》, 自2020年1月1日起境内上市公司及自2021年1月1日起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非上市企业应全面执行新收入准则。但时至今日,仍有个别公司存在执行偏差,甚至可能滥用以企图“蒙混过关”,部分上市公司因未按照净额法确认收入被采取监管措施。 财税热点 #收入确认应该采用总额法还是净额法? #收入总额法净额法有什么区别?
关于财务尽调的思考(一) 承接财务尽调业务的团队多源自会计师事务所,更擅长财务合规性审计,更注重数据的真实性及准确性,因此往往不能从投资机构的角度深入分析目标企业的业务情况。通过大量的财务尽调项目经验积累,我们对此有了一些业务层面尽调的思考。 财税热点 #财务尽调 #业务尽调 #尽调方式
企业预期未来无法产生可弥补亏损的利润,计提坏账准备是否需要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? 在大家传统观念中,一个企业计提了坏账,就要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。如果企业预期未来无法产生可弥补以前年度亏损的利润,计提坏账准备时是否需要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呢? 财税热点 #坏账准备 #递延所得税资产 #可弥补亏损
小型微利企业和小规模纳税人的辨析 近些年来,国家为了进一步支持经济社会发展,鼓励中小企业成长,陆续出台多项针对小型微利企业和小规模纳税人的税收优惠政策,那么,小型微利企业和小规模纳税人是一回事儿吗?它们之间又有什么异同呢? 财税热点 #小型微利企业 #小规模纳税人
[付费阅读]结构性存款的账务处理及列报 近些年来,许多资金充足的企业都有购买结构性存款,在新金融工具准则下,结构性存款应该计入什么会计科目,并进行列报呢? 财税热点 #结构性存款 #账务处理 #金融产品
[付费阅读]新金融工具准则下借款利息如何列报 在审计过程中发现,虽然2017年已经颁布新金融工具准则,2019修订印发了一般企业财务报表格式的通知,但众多非上市公司借款利息的列报上,都存在一定瑕疵。那么,在新金融工具准则下,借款利息应该如何列报呢? 财税热点 #新金融工具准则 #借款利息 #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 #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
新收入准则下“系统集成业务”的收入确认 系统集成业务通常是将软件、硬件与通信技术组合起来为客户解决信息处理问题,集成的各个分离部分原本就是一个个独立的系统,集成后整体的各部分之间能彼此有机地和协调地工作,在新收入准则下,应如何识别单项履约义务,并进行收入确认呢? 财税热点 #新收入准则 #系统集成业务 #五步法模型